陈若星——我读《苦难辉煌》

来源:西安市关工委 作者:陈若星 时间:2021-2-24

我读《苦难辉煌》

1994年,时为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国国防大学的前身之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金一南,接到了一个司空见惯的任务:一家出版社找到他,邀请他参与一部丛书的撰写,负责红军长征部分,拼够资料就行,不超过20万字,3个月交稿。

对于一位在大学工作的人来说,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如果对自己要求不高的话,完成起来也不是很难。有许多现成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摆在那里,拿来用上就是了。而且是合作出书,选题也不是新的选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没有走脑走心的作品,就被那些未曾走脑走心的人,制造了出来。

当时的金一南,从1987年开始就在图书馆工作。平日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埋头自学军事理论知识。长年在图书馆里默默地坐着冷板凳的金一南,内心里始终信奉着两句话。第一句是“做难事必有所得”。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就是做难事,迎接各种挑战。年轻人不要有太强的趋利避害的想法,要主动做难事,敢于吃亏,敢于被埋没。这个时代充满了机会,但机会来临时,还是要看自己的积累够不够深厚;第二句话是“越是喧闹,越是孤独;越是寂寞,越是丰富”。金一南说这是自己的座右铭。当周围熙熙攘攘、自己不得不随波逐流时,内心其实非常孤独,不知该何去何从。当离开喧闹的世界、自己独处时,才可以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这时候内心才最充实。

当时的金一南,已经做了上百万字的党史、军史笔记,但还从来没有出过书,他想借此练练笔,就一口应了下来。

在金一南的心里,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岁月,仿若一座积蓄经年,已经累积了无数能量的火山。这次的写作,使得这座蓄势待发的火山,终于找到了喷薄万丈的出口。因而,金一南一提起笔来,便一发而不可收,长期积累的感受喷涌而出。

11.jpg?imageMogr2/thumbnail/500000@

金一南

“要求不超过20万字,可我已经写了10万字,红军在江西还没出发,这不是小学作文说的‘跑题了’嘛!” 3个月期限将至,金一南拿着稿子老老实实跟出版社交底:“对不住,写跑题了,你们还是另外找人写吧。”没想到的是,出版社编辑看完稿子激动地说:“太好了!长征我们找别人写,你就照你的这个思路写下去!”

为了写作这部书,金一南查阅了无数中国和日本的公开资料,甚至还翻阅了苏联解体后的绝密档案,寻访大量的史料,从宏观的角度回顾那段历史。金一南从前人留下的资料中,了解他们是怎么样遇到挫折、碰见苦难,又是如何走向辉煌的。看完所有史料,仿佛所有的事件,都如电影一般,重现在他的眼前。金一南知道,越是接近真实历史,越能从中吸取营养。只有这样,才会对现代的青年有所触动。金一南说:时代虽然过去了,但是精神不能丢,有些成功不能复制,但民族精神却是我们前进的指明灯。一个人的精神足够强大,将预示着你能走多远。

金一南的这部书50万字,写了15年。

这部书,是一部煌煌巨著。它用恢弘磅礴、壮怀激烈的语言,讲述了那个热血偾张的时代里,如何进行狂飙突进,一个民族如何进行精神崛起的过程;在那样一个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里,我们的先辈们又是如何树立救国救民的思想,又是如何突破物资的局限,敢打敢拼,决不投降的?我们的先辈们又是如何在不顾自己的生死存亡,用智慧和信仰力挽狂澜,从苦难走向辉煌?

22.png?imageMogr2/thumbnail/500000@

十来年前,大约是2010年左右,我在文化艺术报社担任总编辑。写作名篇《送你一个长安》的薛保勤先生在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后来又担任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是我们导向与业务方面的领导,我与报社同仁便时而去向他汇报工作。记得每次汇报完成后,如果还有一点点余暇,会听薛先生读一段他刚刚创作完成、仿佛新鲜出炉面包般散发着迷人香气的诗作;有时,会听薛先生谈一些图书出版界的新动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薛先生曾经多次,至少有两次,向我推荐了金一南将军的著作《苦难辉煌》。

薛先生的话,我听到了心里。但那段时间,正是我人生旅程中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心力交瘁,焦头烂额,用如今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来诠释,正是人生的“至暗时刻”。于是,我陆陆续续地,从书店里,把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请回到家中的书架上;还有他之后出版的《浴血荣光》《魂兮归来》《心胜》,也都与《苦难辉煌》并列,在我家中的神圣之地——书柜里,沉静地散发着幽远深邃的气息;而我,也经常把期待阅读的目光,从那排闪烁着幽幽光泽的书脊之上滑过。我在等待着能够安静地、全身心沉浸地翻开《苦难辉煌》的那一刻。

2016年,我正式从报人岗位上退休。正在那时,“八一”建军节来临,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办事处学习巷社区的白秀兰大姐,请我去她们古色古香、满街盛开着花朵的社区,为居民和辖区单位讲讲与军史有关的故事。白大姐的社区,下辖单位藏龙卧虎,还有一家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班门弄斧,可不敢怠慢。

是时候读一读《苦难辉煌》了。谁知道这一读便一发而不可收,一而再,再而三,接连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会泪流满面。

感动了我的,不止是作者金一南将军在展现那段历史时,所运用的全新的视角,未曾为人所知的史料,一波三折的讲述,以及清新明快的语言;还有,我在书页中看到了家族中一位爷爷的名字和故事。

我便如此始料未及、突如其来的,与自己的长辈,在金一南将军的著作中,不期而遇;或者,更准确地说,寻觅到了先辈的足迹。

由小到大,我的低调内敛、朴实无华,一辈子保留着农家子弟本色的父亲,对于此事,从来只字不提;就像当年他在咸阳国棉一厂细纱车间采访赵梦桃事迹时,曾在厂区附近的池塘里,救起过一个落水孩子的事情,从来也都是只字不提一样。我知道,父亲是希望他的孩子,永远不要背上长辈的包袱,永远保持着一颗上进进取、自强不息的心灵。

历史有着它自己的记忆,时间有着它自己的安排。我曾在故乡乡野间,搜寻着爷爷沉落在时光深处的传说,也曾在岁月流逝的长河中,打捞着先辈们艰辛前行的精神遗存,正在此时,《苦难辉煌》与我邂逅相遇。感谢金一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