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关工委青少年节约粮食主题宣讲稿

来源:凤翔县关工委 作者:党志远 时间:2020-1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特殊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敲响节约粮食的警钟,可谓意义非凡。下面,就青少年节约粮食问题,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粮食问题,形势严峻

大家是否发现,最近“节约粮食”“粮食安全”成了热门话题和热门事件。那么,为什么要突然提出“节约粮食”和“粮食安全”呢?实际上,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而是一直以来是党和国家坚持并积极倡导的,只不过,在当前重要和敏感时刻,节约粮食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1.有关数据骇人听闻。

根据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受新冠疫情、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冲突与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全球的粮食安全出现了“断链”的情况,全球将面临至少50年以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今年全球将会有25个国家,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将近10%。

2.自然灾害十分严重。

今年沙漠蝗肆虐东非、南亚等地区,更让粮食产量雪上加霜。联合国粮农组织称,每只沙漠蝗每天吃掉的食物相当于其自身体重,而一个沙漠蝗虫群,每平方公里大约有4000万只蝗虫,也就是说,一个这样的蝗虫群一天可以吃掉3.5万人的口粮。加上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冰雹、风灾、旱灾等,人类面临严峻考验。

3.粮食安全异常严峻。

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着人口持续快速增长,食物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短缺和环境继续恶化等粮食供需不平衡的新矛盾,加之粮食工业利用增长过快,粮食供需形势极不平衡,粮食库存量和贸易量下降,粮食价格一路上涨等原因所引起的新一轮粮食危机,更严峻的是,在粮价上涨的同时,世界粮食储备正在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特别是百年不遇的“特大疫情”,必然影响全球粮食的生产、收获、加工、存储、交易和运输,2020年乃至未来几年,全球粮食紧缺、涨价已成定局,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更显迫切。

4.食品消费触目惊心。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正处于消费升级的关键过程中。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大陆现有人口13亿多,每天城乡消费总额在30亿元以上,每天消费粮食80多万吨以上,相当于一个粮食基地县全年的总产量。据业内人士称,我国食物浪费量接近世界食物浪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餐饮业每年浪费粮食1700万到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二、节约粮食,势在必行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建国以来,我们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是世界粮食浪费“重灾区”,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1.粮食来自不易。

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吃着雪白的馒头、端起美味的面条,甚至一日三餐,每餐几菜几汤时,你是否知道这是农民顶着烈日辛勤耕耘换来的。有一首《悯农》的古诗写的非常形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告诉我们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汗水。一粒种子,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最终变成口粮,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再加上经过由原粮、果蔬好多道工序加工成饭菜,多少人从中又付诸了辛劳。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随意浪费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粮食,是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具体体现。

2.浪费粮食可耻。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粮食供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然而,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我国粮食每年仅储存、流通、加工环节的浪费总量就高达700亿斤以上,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舌尖上的浪费”更是惊人,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餐桌浪费食物约6000万吨,价值达2000亿元,足够养活2亿人。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滥饮滥食、奢侈浪费等现象触目惊心。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近日,一份关于高校食堂饭菜浪费的报告新鲜出炉,报告称,每个大学生一年大概浪费120元左右的粮食,那么全国2000多万的大学生一年所浪费的粮食,总值就高达24亿元,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毁掉的是人品。”——这句话说得既恰如其分,又发人深省。

再算一算,假如我们十四亿人一餐浪费一粒米,那堆积起来就是一座小山,这些米足以让我们国家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吃饱饭,进而缓解他们的缺粮之忧。

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渐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好”的转变,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片土地上每天有14亿人吃饭,这是我国需要直面的基本国情。古语说得好:“家有万担,不丢剩饭。”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对那些年常常吃不上饭的感受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对粮食倍加珍惜,对浪费粮食的现象看了心痛、心酸。

3.节约粮食光荣。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御寒,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俭朴为荣,奢侈为耻”;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周总理更是节俭的模范,他生前一贯反对铺张浪费,每次吃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一定要捡起来放进嘴里,即使是盘子里剩的菜汤也要用开水冲一冲喝掉。

勤俭节约、勤俭持家,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人世代传承的优良家风。勤劳,让中国人“粮满仓”;节俭,让中国人“食有余”。过去,农村人流传着“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来年买头大黄牛”“滴水成河,粒米成箩”“细水长流,吃穿不愁”等节俭金句,现在想起来仍耳熟能详,受益始终。惜粮就是惜福,一个家庭,无论多么富裕,都不能糟蹋粮食。长辈们每每把餐桌当成教化子女、传承家风的课堂,一粥一饭就是最生动的教材。当家长常常把掉在桌上的米粒捡起放进碗里时,孩子的心里慢慢会升起对食物的敬畏与珍惜,从而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这一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经过迁移升华,使人终生受益无穷。

爱粮、惜粮、节粮是全世界的共识和共责。因此,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警钟长鸣,把节约变为自觉、养成习惯,坚持下去。

三、厉行节约,从我做起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常态;节约粮食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做起;明确节约意义,提高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应该是青少年始终如一的选择与坚守。为此,提出如下节约倡议:

1.家庭节约倡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强盛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但节约的意识不能减弱,粮食安全不敢放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关键要从源头抓起,从家庭做起。浪费粮食现象的背后,更可怕的是缺乏节约的意识和对浪费的漠视。不管家庭条件多好、多么富裕,勤俭节约既是必要的,又是应该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心存节约意识,就很容易做到。为此,向同学们提出家庭节约的倡议。

一是提高对节约的认识。要认识到节约是一种优良品质,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还要认识到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厉行节约就是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就是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做贡献。

二是养成节约的意识。“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每次用餐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剩菜,不扔剩饭菜。

三是养成节约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挑食、不厌食、不丢弃食物或果品。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图排场、摆阔气,乱点一通,肆意挥霍浪费。

2.校园节约倡议。

在学校食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许多同学将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整碗的饭菜倒掉,不一会儿,泔水桶就倒满了。看着满桶的剩菜剩饭,真是令人感到震撼与心痛。也许你觉得这算不了什么,但是你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父母正为全家人的每餐饭食而辛苦奔波?在我们扔掉食物、倒掉饭菜的时候,不仅糟蹋了农民的劳动成果,也辜负了劳动人民的粒粒真情,更浪费了国家的珍贵资源。为此,向同学们提出校园节约的倡议:

一是打饭要适量,吃多少打多少,做到不剩饭、不剩菜。

二是饮食要理性,绷紧节约之弦,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三是积极监督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现象。

3.社会节约倡议。

在家校以外用餐,倡议做到六个方面20字:

餐餐光盘——一粥一饭来自不易。要坚持做到每顿饭都碗清、盘清。这样才是对食物的尊重,更是对劳动者的尊重。

科学点餐——计划要适度、点餐要适量。只有吃到刚好刚饱不剩,才是最大的口福。

拒绝铺张——理性消费,不争面子不攀比。和亲友、同学聚餐若有剩余,打包带回。坚守打包不丢人,浪费才可耻的理念。

健康饮食——爱吃还要会吃,会吃更要巧吃。要注意膳食平衡,拒绝饮食不均,拒绝暴食暴饮,拒绝吃零食。

形成常态——牢固树立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意识,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种时尚风气和常态。

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责任。希望同学们认识节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履行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争做节粮爱粮的宣传者和实践者,并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加入到爱粮节粮的行动中来,形成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为维护粮食安全,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