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富县茶坊镇榆林桥战役红军小学弘扬红军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延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作者: 时间:2019-9-19

 

富县茶坊镇榆林桥战役红军小学地处茶坊镇正街,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1444人。

著名的榆林桥战役就发生在这里。1935年9月中旬,由鄂豫皖到达陕北的红25军和陕北的红26、27军,在延川永坪镇会师后,统编为红15军团。10月初,红15军团在取得劳山(甘泉)战役胜利后,挥师南下,进驻富县地区,并取得了“榆林桥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宝贵的红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在富县人身上印刻下了惊世不朽的红色基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全国红办和市县关工委的安排和要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发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的积极作用,使红军精神、延安精神和红色基因渗进学生的血液、浸入学生的心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校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教育、“红色”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整合资源聚合力

一是完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了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机构,完善了工作制度,邀请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张永利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张海全、鲁学春等老同志为副主任和成员,指导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将各项活动内容、要求、目标、时限等细化后,一并纳入学校关工工作序列。实现了有人谋事、有人管事、有人办事的工作格局。

二是整合“五老”资源:按照自愿参加、量力而行、就地就近的原则组建好“五老”队伍,把更多的相对年轻、身体健康、有奉献精神、有影响力的老教师吸引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目前我校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骨干每班达5名以上。一年来,开展讲“三史”主题活动3次,受益学生达到4600多人(次)。

二、创新载体重实效

1、国旗下讲话常态化,每周一升国旗时间,围绕传统节日、纪念日的来历、习俗、文化等内容进行国旗下讲话,通过文化寻根,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2、祭英烈活动经常化,每年“清明节”、“建队节”组织学生到茶坊烈士陵园祭扫、宣誓活动。这已形成了制度,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通过诵读、宣誓、默哀、敬献花篮等方式祭奠烈士的英灵、寄托哀思,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教育引导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珍惜美好生活。

3、讲红色故事,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投身践行活动,我们以班为单位开展了“红色故事会”活动,让全校1444名学生,人人会讲红色故事,并推荐优胜者积极参加县关工委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故事会,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宣讲革命先辈英勇事迹,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中,学习先辈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4、唱红色歌曲,歌声可以让人心潮澎湃、经典的旋律传递着正能量!今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唱红歌活动,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和《红军小学校歌》、《红军小学红军娃》、《习爷爷是我们的大朋友》、《少儿版国际歌》等四首歌曲作为必唱歌曲,通过开展唱红歌活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们重温经典旋律,回顾光辉岁月,弘扬中华正能量,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5、读红色书籍,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学校办学理念紧密融合,深刻诠释“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通过“看红色电影 读红色书籍 唱红色歌曲 讲红色故事 写红色征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优良品质,学习英雄,崇尚英雄,践行英雄品质,传递正能量。要求每人每学期读一本红色书籍。今年已观看红色电影15部,读红色书籍1500余本,写红色征文2300余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了认识,锻炼了能力,弘扬了正气。

6、诵红色经典,坚持每学期组织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在中华红色经典诗文以及近、现代涌现出的以歌颂祖国、歌颂党为主题的优秀散文中,受到情感熏陶,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7、观红色影片,每学期组织师生定期观看了关于长征题材的电影2次,把学生带进那艰苦卓绝的长征岁月,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那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战争场景,使学生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洗礼,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撼。并要求同学们认真写观后感,在观后感中感悟长征精神,教育引导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勤奋学习。

8、访红色旧址,形成制度,坚持每学年组织新入学学生观瞻茶坊革命烈士陵园、榆林桥战役旧址等,并让他们谈感想、写体会,将红色基因更直观更深刻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融入孩子们的血脉里,引导学生争做红色基因的弘扬者、传承者。

9、听红色报告,每学学期邀请县关工委的“五老”为学生做红色报告和“家风家训”专题报告各1次,接受红色教育,使学生深刻感知祖国、家乡的变化,深入了解祖国、家乡的变迁史、革命史、改革开放史,更加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深感自己的使命,立志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10、认真开展“八个一”活动。在狠抓文化课学习的同时,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开设古诗赏析课、写字课、足球课等校本课程,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评选活动中,经过层层推选,我校30余篇优秀习作被县关工委推荐参与市上评选。一年来,全校共计好人好事2100多人次。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演讲比赛中,我校2位同学包揽了全县前五名;在全县“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庆六一活动中,我校先后2次汇报表演;在第四届全县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中,我校以绝对优势取得小学组第一名;在最美“五好”文明小使者宣传评选活动,评选出县级5名五好少年,市级1名最美少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讲故事比赛中,我校教师冯磊、李金侠,学生王丹君等3名同学均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了县关工委的表彰奖励。

三、红色文化进课堂,突出主渠道

1、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红色教育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利用晨会、班(队)会主阵地对学生进行以“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爱”为主题的红色教育,让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

2、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红色文化进课堂。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红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精心安排,并专门组织教师到档案馆查阅资料,采访老红军、老八路、老同志,从各种渠道搜集信息,组织专人编写了校本读本《红色记忆》,并安排专门课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3、学校重视学科教学中的红色教育渗透,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红色经典篇目;在音乐教学中学唱红色歌曲,让红色旋律响彻校园;在美术教学中增加陕北剪纸等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标准队列队形的训练和大课间足球操,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每学期组织1次红色经典、红色歌曲比赛。

 

一年来,通过“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红色基因深入学生头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崇尚先烈、弘扬延安精神,传承革命传统,融入学生心中,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蔚然成风,刻苦学习,志存高远,报效祖国,成为理想追求,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命名为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省关工委、省少儿文学研究会授予少儿迎春联欢晚会“优秀组织单位”;省第九届普法“优秀组织单位”;省“情暖童心 城乡手拉手 脱贫奔小康”工作先进单位;市政府授予“平安校园”;市教育工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团县委、县少工委授予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

今后,我校将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牢记教育使命,坚持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按红军小学的标准和要求,抓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充分挖掘、利用好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为红色教育搭建更直观、更便利、更长久、更好的平台。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延安精神,持续开展好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突出创新、突出亮点,突出特色。以创建“五星级”红军小学为目标,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好少年。积极开拓进取,把红军小学建设好,发展好,让红色基因薪火代代相传。